2025 年 8 月 1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了新版国家标准《防火膨胀密封件》(GB 16807 - 2025)。此标准将于 2026 年 8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它将替代 GB 16807 - 2009 版本,对防火密封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识规定进行全面修订与更新,致力于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防火阻燃性能和安全性,为各类建筑消防密封材料的应用和质量监督提供更为科学、规范的技术依据。
一、防火膨胀密封件:建筑消防安全的关键防线
防火膨胀密封件是一种在火灾或高温条件下能够膨胀的材料制品,主要用于增强建筑构配件的隔火、隔烟、隔热性能。当火灾不幸发生时,防火膨胀密封件遇高温会迅速膨胀,并在特定的耐火时间范围内实现缝隙的有效封堵,从而成为保证防火分隔设施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的重要结构。其广泛应用于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窗、防火阀、防火玻璃隔墙等耐火建筑构配件中,在我国已有 20 年的发展和使用历史。目前,我国已取得自愿性认证资质的防火膨胀密封件产品生产企业约 100 家,产品成熟度高,在消防产品体系中涉及面甚广。
二、GB 16807 - 2025:适应发展,提升标准
GB 16807 - 2009《防火膨胀密封件》标准自发布以来,在规范防火膨胀密封件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控制、质量检验和市场监督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产品技术革新和升级换代,同时也为此类产品的强制性和自愿性认证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然而,在标准运行的十余年时间里,防火膨胀密封件产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品配方组成、生产工艺、结构和应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常见的产品截面形状包括平带形、圆柱形、圆筒形、V 字形、口字型等多种样式,组成结构方面也出现包覆式、护套式等多种。并且,由于耐火窗等新产品的出现,防火膨胀密封件产品的应用场合也由防火门逐渐拓展到耐火窗等新领域。
基于上述情况,GB 16807 - 2009 中部分重要的技术内容已难以适应目前消防技术发展和消防安全工作的实际需求。特别是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产品标准的出台和修订,对 “防火膨胀密封件” 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包括更加细化系统的型号表征方式、更加严谨准确的试验操作方法、更加符合应用场景要求的耐候性试验和更加规范有效的耐火性能评价手段等。因此,对 GB 16807 - 2009 标准进行修订显得十分迫切。
三、GB 16807 - 2025 主要修订内容解读
(一)等级代号与型号编制优化
新版标准在等级代号与型号编制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将发烟密度、烟气毒性和防火密封性能等级分级代号直接列于型号规格中,同时把膨胀倍率也直接列于型号规格,这有利于产品的系列化发展,便于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和日常质量监督。例如,防火密封性根据建筑构配件整体耐火完整性分为五个等级,代号分别为 F3.0(≥180 分钟)、F2.0(≥120 分钟)、F1.5(≥90 分钟)、F1.0(≥60 分钟)、F0.5(≥30 分钟) 。这种清晰的分级和型号编制方式,使得用户在选择产品时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性能,也有助于生产企业进行产品管理和质量控制。
(二)技术要求升级
发烟密度与产烟毒性:新标准新增发烟密度和产烟毒性专项要求,且明确了具体测试依据、指标参数与判定规则,形成完整的安全性能评价体系。
测试依据标准:发烟密度测试严格按照《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GB/T 20284 - 2021)执行,产烟毒性测试则依据《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GB/T 20285 - 2021),确保测试方法与国内主流建筑材料安全评价体系保持一致,提升数据通用性与可比性。
发烟密度指标:要求试样在受火试验过程中,最小透光率(LT)不应低于 20%,且试验全程无火焰穿出或滴落物引燃滤纸的现象。最小透光率是衡量烟雾浓度的关键指标,20% 的限值可确保火灾发生时,建筑内仍能保持一定能见度,为人员疏散提供必要视觉条件,避免因浓烟导致的踩踏、迷失方向等二次伤亡。
产烟毒性分级:明确产烟毒性等级需达到 “ZA3” 级(产烟毒性三级)及以上。根据 GB/T 20285 标准,ZA3 级意味着材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对试验动物(小鼠)的急性吸入毒性影响较小,不会导致试验动物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或死亡。同时,标准还细化了毒性等级判定流程,要求通过 “动物急性吸入试验” 和 “烟气成分定量分析” 双维度验证:前者通过观察试验动物的行为反应、体重变化及病理检查判断毒性程度;后者则需检测烟气中一氧化碳、氰化氢、氯化氢等 12 种常见有毒气体的浓度,确保单一有毒气体浓度及总毒性指数均符合 ZA3 级要求。
特殊场景补充要求:针对地铁、隧道、高层建筑等人员密集或疏散难度大的特殊应用场景,标准提出可选的 “严于基础要求” 指标 —— 最小透光率不低于 30%、产烟毒性达到 ZA2 级,为高风险场所提供更严苛的安全保障,企业可根据客户需求生产符合特殊场景要求的定制化产品。
试验样品要求:为保证测试结果的代表性,标准规定试验样品需从同一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且每个试样尺寸需满足(100±5)mm×(100±5)mm× 产品实际厚度,试样数量不少于 5 个,其中 3 个用于正式试验,2 个作为备用,避免因样品个体差异导致测试结果偏差。
防火密封性能分级体系:建立了更为完善的防火密封性能分级体系,明确了不同等级的防火密封性能要求。这使得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能够根据不同建筑场所的消防安全需求,更加精准地选择合适的防火膨胀密封件产品,提高建筑防火分隔的可靠性。
单位长度重量偏差与耐紫外辐照性能:新增了单位长度重量偏差要求,有助于控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对于一些应用在室外或有紫外线照射环境下的防火窗等构件中的防火膨胀密封件,增加了耐紫外辐照性能要求。经相关试验后,防火膨胀密封件的膨胀性能不应低于初始值的 90%,确保了产品在特殊环境下的长期有效性。
其他性能要求调整:对耐空气老化性能、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和耐冻融循环性等要求也进行了修改,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场景和产品性能发展需求。
(三)试验方法改进
膨胀性能试验方法:
设备参数明确化:新版标准精准规定高温电阻炉参数,内腔尺寸需满足(300±10)mm×(300±10)mm×(400±10)mm,加热速率严格控制为(10±2)℃/min,最高温度可达 1000℃,且炉内需保持自然通风状态(通风量 0.5m³/h~1.0m³/h),彻底消除因设备规格不统一导致的试验偏差,确保不同实验室测试数据可比对。
恒重加载设计:创新性引入不锈钢膨胀筒(质量 500g±10g,内径与试样截面匹配),试验时将膨胀筒直接套在试样上,全程对膨胀过程施加恒定压力。相比旧标准无加载或手动加载方式,能更真实模拟火灾中建筑构配件对密封件的挤压环境,精准评估膨胀体的密实度与抗坍塌能力 —— 若加载后膨胀体仍能保持完整封堵形态,且膨胀倍率符合产品标识要求(如≥200%),则判定为合格。
操作流程简化:取消旧标准中 “试样转移称重” 步骤,采用炉内实时监测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与位移传感器,动态记录试样膨胀高度变化,试验结束后直接读取最终膨胀数据。不仅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如转移时膨胀体破损),还将试验时长从旧标准的 2 小时缩短至 1.5 小时,提升测试效率。
结果判定细化:除考核膨胀倍率外,新增 “膨胀体完整性” 判定指标 —— 试验后膨胀体不得出现明显开裂(裂缝宽度≤0.5mm)、脱落(脱落面积≤5%),且膨胀后的体积需能完全填充模拟缝隙(缝隙宽度按产品实际应用场景设定,如 3mm、5mm、10mm),确保试验结果与实际应用效果高度契合。
防火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模拟场景升级:搭建 “真实构件 + 可变缝隙” 试验装置,可模拟防火门(门缝宽度 2mm~8mm)、防火窗(窗框缝隙 1mm~5mm)、防火阀(阀体间隙 3mm~10mm)等不同应用场景。相比旧标准单一缝隙尺寸,能更全面评估产品在不同构配件中的密封效果,例如针对防火门场景,需同时测试门扇与门框、门扇与门扇之间的双重缝隙密封性能。
温度与烟气双监测:在试验装置的受火面与背火面分别布设 6 个温度传感器(精度 ±1℃),实时监测背火面最高温升(需≤140℃,且平均温升≤180℃);同时在背火面设置烟气浓度探测器,测试 30 分钟内烟气透过率(需≥80%),避免因仅考核火焰阻隔而忽略烟气渗漏的问题,全面覆盖防火密封的核心功能。
压力波动模拟:新增 “火灾风压模拟系统”,可在试验过程中施加 ±50Pa 的压力波动(模拟火灾时建筑内气压变化),测试密封件在动态压力下的密封稳定性。若压力波动期间,背火面无火焰穿出、无明显烟气溢出,且温度与烟气指标仍符合要求,则判定防火密封性能达标。
试验时长分级:根据防火密封性能等级(F0.5~F3.0)设定对应试验时长,如 F0.5 级试验 30 分钟、F3.0 级试验 180 分钟,避免旧标准统一试验时长导致的 “低等级产品过度测试” 或 “高等级产品测试不充分” 问题,使测试更具针对性与合理性。
四、贯彻新标准,共筑消防安全
GB 16807 - 2025《防火膨胀密封件》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高防火膨胀密封件产品质量,保障建筑消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标准的要求,积极调整生产工艺和产品研发方向,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高质量产品。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在选用防火膨胀密封件产品时,要严格按照新标准的规定,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等级和质量保证的产品,并确保正确安装和使用。相关监管部门也需依据新标准加强对防火膨胀密封件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不合格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消防安全,重于泰山。让我们共同关注和贯彻 GB 16807 - 2025《防火膨胀密封件》标准,以高质量的防火膨胀密封件为建筑消防安全保驾护航,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固的防线